1.共晶溫度(Eutectic temperature, Te)
當溶液達到某一溫度或溫度區(qū)域時,其液態(tài)和所形成的固態(tài)中的組分*相同,這時的溶液稱為共晶溶液,這時的溫度或溫度區(qū)間稱為該溶液的共晶點或共晶區(qū),也稱為*固化溫度,它是產品在冷卻過程中從液態(tài)結束轉向固態(tài)的最高溫度。
溶液在凍結過程中,需過冷到冰點以下,形成過冷液體,其內部產生晶核以后,自由水才開始以冰的形式結晶,同時放出結晶熱(如果有溫度探頭檢測,會見到溫度會上升),使其溫度上升到冰點,隨著晶體的生長,溶液濃度增加,當濃度到達共晶濃度,溫度下降到共晶點以下時,溶液就全部凍結,形成晶體結構。
塌陷溫度(Collapse temperature, Tc):凍干時,干燥層溫度上升到一定數(shù)值時,物料中的冰晶消失,原先為冰晶所占據(jù)的空間成為空穴,因此凍干層呈多孔蜂窩狀海綿體結構,此結構與溫度有關。當蜂窩狀結構體的固體基質溫度較高時,其剛性降低。當溫度達到某一臨界值時,固體基質的剛性不足以維持蜂窩狀結構,空穴的固形物基質壁將發(fā)生塌陷,原先蒸汽擴散的通道被封閉,此臨界溫度稱為凍干物料的崩潰溫度或塌陷溫度。
玻璃化轉變溫度(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, Tg’):凍干過程的玻璃化溫度指最大凍結 濃縮液的玻璃化轉變溫度。在無定型結構材料中,原子、離子或分子的排列是無規(guī)則的。因為在凍結過程中隨著冰晶的析出,剩余溶液的濃度逐漸增加,當達到一定濃度時,剩余的水分不再結晶,此時的溶液達到最大凍結濃縮狀態(tài),對應的溫度稱為最大凍結濃縮液的玻璃化轉變溫度。絕大部分制品是無定型結構,小部分制品是晶體結構,或者是混合結構。除了與制品配方有關外,何種結構,還與預凍溫度和速度有關。
在Tg’溫度下預凍,形成無定型結構;
在Tg’溫度以上,在Te溫度以下預凍,就形成了晶體結構。
晶體結構可以更快和更容易凍干,但穩(wěn)定性稍差,溶解性稍差;
無定型結構凍干比較難,但穩(wěn)定性好,溶解性好。
一般情況,塌陷溫度(Tc) > 比共晶點溫度(Te)> 玻璃化溫度Tg’。
多數(shù)情況下,塌陷溫度(Tc)要比玻璃化溫度Tg’高20K左右。
凍干制品升華前,必須凍結到一定的溫度,這個溫度應設在制品的凝固溫度以下10至20℃左右。
該凝固溫度,主要取決于樣品凍干過程中需要固化的狀態(tài),是晶體結構還是無定型結構。
晶體結構,對應的溫度為Te;
無定型結構,對應的溫度是Tg’。
退火工藝:(有些溶液可做退火處理)將冷凍的產品加熱到玻璃化轉變溫度以上,塌陷溫度以下,并在此溫度保持數(shù)小時,由于晶體在此溫度下不斷生長,玻璃態(tài)會逐步轉變?yōu)榻Y晶態(tài),然后使產品再次降溫并*凍結,通過這個回熱處理的工藝能使玻璃態(tài)轉變?yōu)榻Y晶態(tài)。